加快燃料原材料清洁替代!广西“十四五”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出台
2022-01-15
近日,广西发改委发布《广西“十四五”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加快燃料原材料清洁替代。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实施燃料替代,推进工业煤改电、煤改气。对以煤、石油焦、重油等为燃料的锅炉、工业窑炉和自备燃煤电厂,采用清洁低碳能源替代。鼓励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应用。
原文如下:
为深入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污降碳、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清洁生产审核为抓手,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清洁生产,积极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培育壮大清洁生产产业,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清洁生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清洁生产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清洁生产产业不断壮大。
到2025年,工业能效、水效较2020年大幅提升,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5万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4.62万吨、0.32万吨、1.44万吨、0.87万吨。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秸秆综合利用率维持在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二、突出抓好工业清洁生产
(三)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对标节能减排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按照广西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理目录要求,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动态监管存量、在建、拟建项目。严格执行自治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暨加强能耗双控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用能分析预警和联合会商指导。(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自治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暨加强能耗双控厅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级工作,以下各项任务责任单位均含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完善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广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引导企业改进和优化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方案,选择量大面广、与消费者紧密相关、条件成熟的产品,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国家绿色设计评价标准,加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典型案例推广力度,定期发布清洁生产产品导向目录。(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快燃料原材料清洁替代。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实施燃料替代,推进工业煤改电、煤改气。对以煤、石油焦、重油等为燃料的锅炉、工业窑炉和自备燃煤电厂,采用清洁低碳能源替代。鼓励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应用。在工业园区建设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推行热电联产等园区集中供热模式,加快园区清洁燃料升级换代,关停整合落后燃煤小热电和燃煤锅炉。推进原辅材料无害化替代,围绕企业生产所需原辅材料及最终产品,减少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所列化学物质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促进生产过程中使用低毒低害和无毒无害原料,降低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强化强制性标准约束作用,大力推广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油墨、涂料、胶粘剂、清洗剂等使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配合)
(六)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清洁低碳改造。强化环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约束,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制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和落后低效产能淘汰政策,大力推进冶金、有色、建材、电力、石化、制糖等传统高耗能行业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和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动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改造,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推进汽轮机通流改造、发电厂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水泥窑炉热工效率提升、烧结余热发电、低温低电压铝电解、电机及变压器能效提升等项目建设。(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推行农业清洁生产
(七)推动农业生产投入品减量。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科学、高效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和农药减量化行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化肥机械深施、增施有机肥等技术,选择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和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重点抓好农业农村部绿色种养循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减量增效等示范项目,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推进绿色防控,推广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农药减量技术。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培育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牵头;自治区商务厅配合)
(八)提升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形成高效、清洁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工程、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绿色化生态型高效设施农业,推广现代化集约型专用设施装备,建设一批规模化高效设施种养业基地和园区。严格灌溉取水计划管理,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及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兽药、渔药减量提质,研发推广一批低毒低耐药性兽药、高效安全疫苗,建立销售使用可追溯系统。加快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方式和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海洋渔业、大水面生态渔业和稻渔综合种养,创新推广“微生物+”生态养殖。推进油茶、八角、竹笋、肉桂等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水利厅、林业局、海洋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完善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加强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管理,推广普及标准地膜,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利用机制,推进农膜回收利用。严格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合理处置肥料包装废弃物,推进农药、肥料等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减少养殖污染排放,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糖业发展办公室、商务厅配合)
四、积极推动其他领域清洁生产
(十)推动建筑业清洁生产。推动实施更高要求的建筑节能标准,探索适宜的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推广方式,推广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方式,推行绿色产品、低碳产品认证,开展“智慧工地”建设。推进城镇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通过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推动清洁能源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引导建筑生活热水、炊事等向电气化发展。强化施工、道路、堆场、裸露地面等扬尘管控,实施扬尘治理攻坚行动,加强施工扬尘信息化管理。加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自治区住房建设厅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场监管局配合)
(十一)推进服务业清洁生产。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城市服务业绿色化水平。餐饮、娱乐、住宿、仓储、批发、零售等服务性企业要坚持清洁生产理念,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改善服务规程,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推进宾馆、酒店等场所一次性塑料用品禁限工作。推动电子商务、外卖、快递等行业包装减量与可降解包装替代、包装物循环利用,推行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逐步减少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全面推广使用电子运单,加强物耗信息化管理,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从严控制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全面推广循环用水技术工艺。积极引导公共机构实施清洁生产综合性提升,针对照明、空调、供暖、电梯、热水、冷库等主要用能环节开展节能改造,广泛采用节能、节水、环保设备和产品。推进餐饮油烟治理、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自治区商务厅、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市场监管局、水利厅,广西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清洁生产。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围绕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构建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强货源组织和运力调配,降低车船空驶率,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船,加大西江沿线清洁能源船舶推广力度,形成绿色环保内河航运体系。推进智慧交通发展,推广低碳出行方式。以南宁、柳州、桂林、贵港等为重点,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推进港口岸电建设,规范港口岸电设施的运行与维护,提高船舶岸电使用率。积极推广应用温拌沥青、智能通风、辅助动力替代和节能灯具、隔声屏障等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加大绿色基础设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力度,强化运输安全保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水利厅、北部湾办、住房城乡建设厅配合)
五、加强清洁生产科技研发和产业培育
(十三)加强科技研发。建立政府引导扶持、企业主导实施的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机制。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大对清洁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清洁生产领域的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清洁生产技术装备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发推广一批适合我区行业特色的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和装备,促进清洁生产产业发展。加强清洁生产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性研究。围绕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清洁高效低碳安全利用、污水资源化、水资源开发利用、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等方向,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自治区科技厅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发展改革委配合)
(十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制定重大技术推广方案和供需对接指南,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定期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节能低碳技术名录,重点推广全废钢电弧炉短流程炼钢、高选择性催化、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超低排放、加热炉低氮燃烧、干法粒化除尘、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回用、高效提取分离、高效膜分离等工艺装备技术。发挥清洁生产相关协会作用,大力推进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应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服务业。加快建立规范的清洁生产咨询服务市场,鼓励具有竞争力的第三方清洁生产服务企业为用户提供咨询、审核、评价、认证、设计、改造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服务市场化,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探索建立第三方服务机构责任追溯机制,健全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深化清洁生产推行模式创新
(十六)创新清洁生产审核管理模式。制定清洁生产审核简易流程技术指引,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情况、技术装备水平、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和环境影响程度等,探索实施差别化清洁生产审核,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的企业以及生产、使用、排放涉及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中所列化学物质的企业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其他企业适当简化审核工作程序。优化清洁生产企业申报程序及验收办法,调动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评价认证积极性,对通过评价认证且满足清洁生产审核要求的,视同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探索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相衔接,利用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确定强制性清洁生产名单,将排污许可证申领、登记与实施情况纳入审核内容,以清洁生产审核支撑排污许可证科学核发,促进排污许可规范实施与常态管理。探索将碳减排纳入清洁生产审核范围,利用清洁生产标准引导行业企业向先进水平看齐对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配合)
(十七)推进产业园区清洁生产。推动产业园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及余热资源梯级利用,实现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和深度处理,推进产业园区集约化、绿色化和循环化发展。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探索行业、产业园区和企业集群整体审核模式,提升整体清洁生产水平。(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组织保障
(十八)加强组织实施。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全区清洁生产工作。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各市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力度鼓励和促进清洁生产,结合实际抓好重点任务落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加强执法监督。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通过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强监管,强化清洁生产审核执法监管,引导和规范企业清洁生产行为。对未按要求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依法依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依法依规通过“信用中国(广西)”网站、广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渠道向社会公布,并记入其信用记录,实施失信惩戒。(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强化政策激励。各级财政探索积极有效方式,支持清洁生产工作。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扩大清洁生产投资,引导金融机构为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提供金融服务,充分运用“桂惠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对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的企业,在政府绿色采购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鼓励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商业可持续原则对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的企业给予优先信贷支持。依法落实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应用,将其作为阶梯电价、用水定额、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控等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自治区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广西税务局、广西银保监局、广西证监局、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构建清洁生产信息平台,实现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情况、评估与验收情况、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情况和绩效统计等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实时查询。建立完善清洁生产专家库,为提高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质量提供支撑。根据需要制定地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导向目录、审核指南和案例汇编等。加强清洁生产人才队伍培养,制定清洁生产培训计划,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培训清洁生产行政管理人员、专家、审核咨询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清洁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广泛宣传清洁生产法规政策、管理制度和典型案例等,通过远程教育、专题培训等方式开展经验交流和技术推广,提升政府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的清洁生产意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原文如下:
广西“十四五”清洁生产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污降碳、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清洁生产审核为抓手,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清洁生产,积极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培育壮大清洁生产产业,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清洁生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清洁生产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清洁生产产业不断壮大。
到2025年,工业能效、水效较2020年大幅提升,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5万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4.62万吨、0.32万吨、1.44万吨、0.87万吨。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秸秆综合利用率维持在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二、突出抓好工业清洁生产
(三)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对标节能减排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按照广西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理目录要求,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动态监管存量、在建、拟建项目。严格执行自治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暨加强能耗双控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用能分析预警和联合会商指导。(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自治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暨加强能耗双控厅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级工作,以下各项任务责任单位均含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完善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广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引导企业改进和优化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方案,选择量大面广、与消费者紧密相关、条件成熟的产品,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国家绿色设计评价标准,加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典型案例推广力度,定期发布清洁生产产品导向目录。(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快燃料原材料清洁替代。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实施燃料替代,推进工业煤改电、煤改气。对以煤、石油焦、重油等为燃料的锅炉、工业窑炉和自备燃煤电厂,采用清洁低碳能源替代。鼓励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应用。在工业园区建设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推行热电联产等园区集中供热模式,加快园区清洁燃料升级换代,关停整合落后燃煤小热电和燃煤锅炉。推进原辅材料无害化替代,围绕企业生产所需原辅材料及最终产品,减少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所列化学物质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促进生产过程中使用低毒低害和无毒无害原料,降低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强化强制性标准约束作用,大力推广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油墨、涂料、胶粘剂、清洗剂等使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配合)
(六)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清洁低碳改造。强化环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约束,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制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和落后低效产能淘汰政策,大力推进冶金、有色、建材、电力、石化、制糖等传统高耗能行业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和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动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改造,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推进汽轮机通流改造、发电厂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水泥窑炉热工效率提升、烧结余热发电、低温低电压铝电解、电机及变压器能效提升等项目建设。(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推行农业清洁生产
(七)推动农业生产投入品减量。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科学、高效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和农药减量化行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化肥机械深施、增施有机肥等技术,选择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和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重点抓好农业农村部绿色种养循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减量增效等示范项目,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推进绿色防控,推广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农药减量技术。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培育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牵头;自治区商务厅配合)
(八)提升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形成高效、清洁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工程、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绿色化生态型高效设施农业,推广现代化集约型专用设施装备,建设一批规模化高效设施种养业基地和园区。严格灌溉取水计划管理,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及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兽药、渔药减量提质,研发推广一批低毒低耐药性兽药、高效安全疫苗,建立销售使用可追溯系统。加快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方式和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海洋渔业、大水面生态渔业和稻渔综合种养,创新推广“微生物+”生态养殖。推进油茶、八角、竹笋、肉桂等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水利厅、林业局、海洋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完善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加强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管理,推广普及标准地膜,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利用机制,推进农膜回收利用。严格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合理处置肥料包装废弃物,推进农药、肥料等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减少养殖污染排放,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糖业发展办公室、商务厅配合)
四、积极推动其他领域清洁生产
(十)推动建筑业清洁生产。推动实施更高要求的建筑节能标准,探索适宜的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推广方式,推广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方式,推行绿色产品、低碳产品认证,开展“智慧工地”建设。推进城镇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通过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推动清洁能源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引导建筑生活热水、炊事等向电气化发展。强化施工、道路、堆场、裸露地面等扬尘管控,实施扬尘治理攻坚行动,加强施工扬尘信息化管理。加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自治区住房建设厅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场监管局配合)
(十一)推进服务业清洁生产。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城市服务业绿色化水平。餐饮、娱乐、住宿、仓储、批发、零售等服务性企业要坚持清洁生产理念,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改善服务规程,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推进宾馆、酒店等场所一次性塑料用品禁限工作。推动电子商务、外卖、快递等行业包装减量与可降解包装替代、包装物循环利用,推行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逐步减少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全面推广使用电子运单,加强物耗信息化管理,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从严控制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全面推广循环用水技术工艺。积极引导公共机构实施清洁生产综合性提升,针对照明、空调、供暖、电梯、热水、冷库等主要用能环节开展节能改造,广泛采用节能、节水、环保设备和产品。推进餐饮油烟治理、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自治区商务厅、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市场监管局、水利厅,广西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清洁生产。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围绕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构建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强货源组织和运力调配,降低车船空驶率,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船,加大西江沿线清洁能源船舶推广力度,形成绿色环保内河航运体系。推进智慧交通发展,推广低碳出行方式。以南宁、柳州、桂林、贵港等为重点,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推进港口岸电建设,规范港口岸电设施的运行与维护,提高船舶岸电使用率。积极推广应用温拌沥青、智能通风、辅助动力替代和节能灯具、隔声屏障等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加大绿色基础设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力度,强化运输安全保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水利厅、北部湾办、住房城乡建设厅配合)
五、加强清洁生产科技研发和产业培育
(十三)加强科技研发。建立政府引导扶持、企业主导实施的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机制。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大对清洁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清洁生产领域的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清洁生产技术装备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发推广一批适合我区行业特色的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和装备,促进清洁生产产业发展。加强清洁生产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性研究。围绕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清洁高效低碳安全利用、污水资源化、水资源开发利用、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等方向,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自治区科技厅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发展改革委配合)
(十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制定重大技术推广方案和供需对接指南,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定期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节能低碳技术名录,重点推广全废钢电弧炉短流程炼钢、高选择性催化、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超低排放、加热炉低氮燃烧、干法粒化除尘、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回用、高效提取分离、高效膜分离等工艺装备技术。发挥清洁生产相关协会作用,大力推进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应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服务业。加快建立规范的清洁生产咨询服务市场,鼓励具有竞争力的第三方清洁生产服务企业为用户提供咨询、审核、评价、认证、设计、改造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服务市场化,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探索建立第三方服务机构责任追溯机制,健全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深化清洁生产推行模式创新
(十六)创新清洁生产审核管理模式。制定清洁生产审核简易流程技术指引,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情况、技术装备水平、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和环境影响程度等,探索实施差别化清洁生产审核,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的企业以及生产、使用、排放涉及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中所列化学物质的企业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其他企业适当简化审核工作程序。优化清洁生产企业申报程序及验收办法,调动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评价认证积极性,对通过评价认证且满足清洁生产审核要求的,视同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探索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相衔接,利用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确定强制性清洁生产名单,将排污许可证申领、登记与实施情况纳入审核内容,以清洁生产审核支撑排污许可证科学核发,促进排污许可规范实施与常态管理。探索将碳减排纳入清洁生产审核范围,利用清洁生产标准引导行业企业向先进水平看齐对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配合)
(十七)推进产业园区清洁生产。推动产业园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及余热资源梯级利用,实现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和深度处理,推进产业园区集约化、绿色化和循环化发展。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探索行业、产业园区和企业集群整体审核模式,提升整体清洁生产水平。(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组织保障
(十八)加强组织实施。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全区清洁生产工作。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各市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力度鼓励和促进清洁生产,结合实际抓好重点任务落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加强执法监督。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通过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强监管,强化清洁生产审核执法监管,引导和规范企业清洁生产行为。对未按要求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依法依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依法依规通过“信用中国(广西)”网站、广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渠道向社会公布,并记入其信用记录,实施失信惩戒。(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强化政策激励。各级财政探索积极有效方式,支持清洁生产工作。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扩大清洁生产投资,引导金融机构为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提供金融服务,充分运用“桂惠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对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的企业,在政府绿色采购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鼓励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商业可持续原则对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的企业给予优先信贷支持。依法落实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应用,将其作为阶梯电价、用水定额、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控等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自治区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广西税务局、广西银保监局、广西证监局、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构建清洁生产信息平台,实现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情况、评估与验收情况、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情况和绩效统计等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实时查询。建立完善清洁生产专家库,为提高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质量提供支撑。根据需要制定地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导向目录、审核指南和案例汇编等。加强清洁生产人才队伍培养,制定清洁生产培训计划,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培训清洁生产行政管理人员、专家、审核咨询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清洁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广泛宣传清洁生产法规政策、管理制度和典型案例等,通过远程教育、专题培训等方式开展经验交流和技术推广,提升政府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的清洁生产意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